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沙阳:生活在别处
作者:沙阳  文章来源:离婚网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12/6/19 12:19:30  文章录入:admin  责任编辑:admin

我看书是囫囵吞枣的。前段有一帖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》,这是米兰.昆德拉的名著。我也贴上几句发言,推荐大家阅读昆德拉的另外著作《生活在别处》、《诗人之死》。其实昆德拉并无《诗人之死》一书,不过《生活在别处》倒是讲一个天才诗人走向死亡的故事。记得通读这本书是92年6月,在炎热的南京,无意中购得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》和《生活在别处》两书。回来后都送人了。那时对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”是很感兴趣的,但却没有多少切身感受。有很长一段时间,我蛰居在一个省城,在一个千几人的单位任秘书。那时我才工作一年,繁重的工作尽管很累,但感觉很充实,很深入地了解了机关、基层的很多东西。后来单位没有很快适应市场的发展,我的工作也变得轻松起来了,整天呆在机关,闭门造车,非但没有了解单位的实际情况,而且越发没有成就感。所以,《生命中……》对古希腊思想家巴门尼德的观点提出置疑,认为,生活越沉重,但不被它击倒,那我们就越趋于真切和实在。我是非常赞同的。

“生活在别处”据说是法国一位名诗人的句子。尽管我对诗歌很感兴趣,组织过大学的诗社,搞过大规模的诗赛,但我也没有接触过他的诗。昆德拉的《生活在别处》我亦没有认真读过。然而这句话给我的震动却是这两年前的事。我离开省城,移居到一个偏僻的小城的时候,才猛然想起几年前读过的这句名诗。生活在别处,生活在别处!那就是告诉我们,梦想中的生活总是在别处的!你身边熟悉的事情、家庭的束缚、小康的生活早就一点点地预谋侵蚀你、消灭你!你必须不断创新,不断地挣脱所有束缚。谁的青春没有过梦想?谁的生活没有过抗争?年少的我一直生活在一个极闭塞的山村,读书之后终于跳出山门,到外省去念书。每个假期,我都用节省下来的有限的生活费,去名山大川旅游。在省城工作几年后,我终于对单位的旧行业、旧体制、不思改革有反抗了,我抛弃了职位,到了小城。我进了一个跟外界有放射性模式联系的单位。在这里,我接触了大量的过去没有接触过的人和事,对社会又重新有了较贴切的认识,对自己的把握也随之加强——但随着经济的萧条,这里又慢慢沉寂——我亦开始了下一个目标。

我还没有成功,也许一生都很难达到自己梦想中的成功。但我还是那么地相信自己!我梦想,我创造,在追求的过程中,我感到快乐。

朋友,没有梦想的生活是可怕的。如果连奇迹我们都不敢相信,那么我们还会有什么热情?!

也许你会在你所熟悉的地方生活一辈子,但是别忘了——,“生活在别处”!还是让这句话来激励我们日渐甘于平庸的大脑吧!!


_____沙阳说明:此贴最早是98年写成贴于南宁BBS的。辞职后在外地创业,重温此贴,颇多感慨。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